六哀诗徐冢宰石麟

忠襄老成人,夙昔抱明哲。 秉钓右天子,贞简懋嘉节。 沧海副车空,平陵鼓声绝。 五朝有遗则,景光亘千叶。 遗恨楚社亏,秦仇竟未雪。 高山流清音,一往风益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徐冢(zhǒng):指徐州的坟墓。
  • (zǎi):指宰相,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在的总理。
  • 石麟(lín):指石虎,字麟,南朝宋时期的名臣。
  • 贞简(zhēn jiǎn):忠诚简朴。
  • (mào):美好。
  • 嘉节(jiā jié):美好的品德。
  • 沧海(cāng hǎi):广阔的海洋。
  • 副车(fù chē):指辅佐君主。
  • 平陵(píng líng):指平陵,即南京的古名。
  • 五朝(wǔ cháo):指五代,五代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 景光(jǐng guāng):美好的光景。
  • (gèn):延续。
  • 遗恨(yí hèn):留下的遗憾。
  • 楚社(chǔ shè):指楚国的社稷,即祭祀之地。
  • 秦仇(qín chóu):指对秦国的仇恨。
  • 高山流清音:指高山上传来清脆悦耳的声音。

翻译

忠诚老成的人,从年轻时就怀抱着明智的理念。 担任宰相辅佐天子,一直保持着忠诚朴素的品性。 广阔的海洋中,辅佐君主的身影已经消失,平陵的鼓声也渐渐消失。 历经五代,留下了美好的遗产,美好的景象延续千年。 留下的遗憾是楚国的祭祀地有所缺失,对秦国的仇恨也未能消除。 高山上传来清脆悦耳的声音,一直向前,风越发猛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名臣石麟的一生,表现了他忠诚老成,忠贞不渝的品性。通过对他一生的经历和遗产的描述,展现了他留下的美好印记和遗憾,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坚持。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忠臣石麟的敬意和对历史的思考。

夏完淳

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华亭人。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 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以及遗腹子,出世后夭折, 家绝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华夏公墓旁。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