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行

朝登建康城,暮宿丹阳道。黄尘落日大江流,紫陌微寒故宫草。 故宫烟雨动新愁,华屋参差成古丘。当时罗绮三千户,何处莺花十二楼? 六代繁华如在眼,真龙不动河山转。春光缥缈景阳宫,月色徘徊芳乐苑。 细雨深宫花落迟,轻风合殿香飘远。花香十里到平康,莫愁歌舞冶游郎。 侠少尽骑青络马,交游争系紫罗囊。鸳鸯两两芙蓉沼,鹦鹉双双玳瑁梁。 一朝景物如反掌,富贵风流竟长往。玄武池边暮雨来,朱雀门前春草长。 美女琵琶塞上行,绮构云连空复情。行人夜雨乌衣巷,归雁秋风白下城。 登临千载空回首,陈井梁宫竟谁有!游鹿争衔上苑花,流莺自啭台城柳。 台城下接孝陵西,无限枝头乌夜啼。杨花风起过江去,薄暮如烟满大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建康城:南京城的旧称。
丹阳道:古代道路名。
紫陌:紫色的街道。
故宫:皇宫。
罗绮:华丽的织物。
芳乐苑:美丽的乐园。
平康:安宁祥和。
青络马:一种优良的马。
紫罗囊:古代妇女佩戴的丝织小袋。
芙蓉沼:盛开着芙蓉花的池塘。
玳瑁梁:用玳瑁壳装饰的横梁。
玄武池:故宫内的一座池塘。
朱雀门:故宫的正门之一。
琵琶:古代乐器。
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
乌夜啼:乌鸦在夜晚啼叫。

翻译

早晨登上建康城,晚上住在丹阳道。黄色的尘土随着落日流入大江,紫色的街道上微微有些凉意,故宫的草木静静生长。
故宫里的烟雨勾起新的忧虑,华丽的建筑错落有致,仿佛成了古老的丘陵。当时那些华丽的宫殿里住着三千户人家,那些莺花盛开的楼阁在何处呢?
六朝的繁华仿佛就在眼前,但真正的皇权已经不再,河山也在转变。春光在景阳宫中若隐若现,月色在芳乐苑中徘徊。
细雨深深地洒落在宫殿中,花瓣飘落的很慢,轻风吹拂着殿宇,香气飘远。花香传遍十里平康,不必担心歌舞的冶游郎。
少年侠客骑着青络马,交游间争相炫耀紫罗囊。池塘中鸳鸯成双,横梁上鹦鹉双双。一切景物犹如掌心,富贵风流终将逝去。玄武池边夜幕降临,朱雀门前春草茂盛。
美丽的女子弹着琵琶在塞外行走,华丽的建筑云连空中,充满了情感。夜晚行人穿过乌衣巷,归来的雁在秋风中飞过城池。
登高远眺千载,只能空悲叹,陈井梁宫究竟归谁所有!游鹿争相啃食上苑的花草,流莺在台城柳树上啁啾。台城下是孝陵西边,无数的枝头上乌鸦夜晚啼叫。杨花随风飘过江面,黄昏时分犹如烟雾笼罩整个堤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故宫的景象,通过描写宫殿、花草、建筑和自然景色,展现了当时的繁华和风貌。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将古代的壮丽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夏完淳

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华亭人。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 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以及遗腹子,出世后夭折, 家绝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华夏公墓旁。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