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断肠春信自年年,烟雾珠帘掩翠钿。红滴杜鹃花下雨,绿回杨柳院中烟。 重重春恨凭谁说,两两黄鹂唤欲眠。独有多情明月在,隔墙花影动秋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瑞鹧鸪(ruì zhè gū):传说中一种吉祥的鸟类,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翠钿(cuì diàn):古代女子头上的装饰品,用来固定发髻。 杜鹃(dù juān):一种开红花的灌木,花色鲜艳。 黄鹂(huáng lí):一种鸟类,鸣声悦耳动听。

翻译

心碎的春天消息年复一年,烟雾笼罩着珍珠帘,掩映着头上的翠钿。红色的雨滴落在杜鹃花下,绿色的烟雾围绕着杨柳院子。 那些沉重的春天的悲伤,谁能倾诉?一对对黄鹂在唤醒欲眠的人。唯独多情的明月,独自挂在那里,隔着墙壁,花影摇曳,秋千摇动。

赏析

这首诗以“瑞鹧鸪”为题,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和鸟语花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感叹。诗中的明月、黄鹂、杜鹃等形象,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和感受。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夏完淳

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华亭人。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 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以及遗腹子,出世后夭折, 家绝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华夏公墓旁。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