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片

· 徐熥
一夜天孙剪绛绡,满林红雨乱萧萧。 武陵溪上香魂散,露井风前艳质销。 粉黛凋残留半靥,胭脂零落带馀娇。 崔郎肠断寻春处,人面花容两寂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孙:即织女,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传说她是天帝的孙女,故称天孙。
  • 绛绡:红色的薄纱。
  • 武陵溪: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指桃花源所在地,后泛指隐逸之地。
  • 香魂:指桃花的香气。
  • 露井:没有覆盖的井。
  • 艳质:指桃花的美丽。
  • 粉黛:古代妇女化妆用的白粉和青黑色的颜料。
  • 胭脂:一种红色的化妆品,用于涂抹脸颊或嘴唇。
  • 崔郎:指唐代诗人崔护,其有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人面花容:指美丽的女子和盛开的桃花。

翻译

一夜之间,织女剪下了红色的薄纱,满林的桃花如红雨般纷纷飘落,萧萧作响。武陵溪上的桃花香气已经消散,露井旁的桃花美丽也已凋零。残留的花瓣像是半张妆容,零落的胭脂还带着余韵的娇艳。崔护在寻找春天的地方,心中充满悲伤,美丽的女子和盛开的桃花都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寂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桃花凋零的景象,通过“天孙剪绛绡”、“红雨乱萧萧”等意象,生动地表现了桃花的美丽与脆弱。诗中“武陵溪上香魂散”和“露井风前艳质销”进一步以桃花的消逝来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结尾处提及崔护,借用其诗句中的“人面桃花”意象,加深了诗中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愁和寂寥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