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道州寄李使君

九疑深路绕山回,木落天清猿昼哀。 犹隔箫韶一峰在,遥传五马向东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疑:山名,即九嶷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
  • 木落:树叶落下。
  • 天清:天空清澈。
  • 猿昼哀:猿猴在白天发出哀鸣。
  • 箫韶:古代乐曲名,这里可能指代音乐或美好的事物。
  • 五马:古代指太守的马车,这里可能指代使君或高级官员。

翻译

九嶷山的深路蜿蜒盘绕,山回路转, 树叶落下,天空清澈,猿猴在白天哀鸣。 仍然隔着一座山峰,那里仿佛传来箫韶的美妙乐声, 远远地,我听说有五匹马正向东边驶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前往道州的旅途景象,通过“九疑深路”、“木落天清”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远而清新的氛围。诗中“猿昼哀”一句,不仅增添了旅途的孤寂感,也隐含了对未知前路的忧虑。末句“遥传五马向东来”则带有一种期待和希望,暗示着使君的到来可能会带来新的变化或好消息。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