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巡郴永途中作

行役留三楚,思归又一春。 自疑冠下发,聊此镜中人。 机息知名误,形衰恨道贫。 空将旧泉石,长与梦相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役(xíng yì):因公务而跋涉在外。
  • 三楚:古地区名,泛指今长江中游以南,今湖北、湖南一带地区。
  • 冠下:指头发,古代男子成年后束发戴冠。
  • 机息:机心止息。犹忘机。
  • 形衰:身体衰老。
  • 道贫:指精神上的贫乏或困顿。
  • 泉石:指山水景色,常用来指隐居之地。

翻译

因公务跋涉在外,我留在了三楚之地,思乡之情又伴随了一个春天。 我怀疑自己的头发已经从冠下脱落,只能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聊以自慰。 忘却了名利的纷扰,身体衰老却遗憾精神上的贫乏。 只能将那些旧日的山水景色,长久地与梦境相亲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因公务在外,长时间未能归家的思乡之情。诗中,“行役留三楚,思归又一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和心情。后文通过对镜自照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名利纷扰的淡漠。最后,诗人以“旧泉石”与“梦相亲”作结,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