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鼾睡
澹公坐卧时,长睡无不稳。
吾尝闻其声,深虑五藏损。
黄河弄濆薄,梗涩连拙鲧。
南帝初奋槌,凿窍泄混沌。
迥然忽长引,万丈不可忖。
谓言绝于斯,继出方衮衮。
幽幽寸喉中,草木森苯䔿。
盗贼虽狡狯,亡魂敢窥阃。
鸿蒙总合杂,诡谲骋戾很。
乍如斗呶呶,忽若怨恳恳。
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
何能堙其源,惟有土一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澹(dàn)公:人名。
- 濆(pēn)薄:波浪相激的声音。
- 鲧(gǔn):大禹的父亲。
- 南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
- 混沌:中国古代神话中天地未分,万物未生的混沌状态。
- 阃(kǔn):门槛,这里指界限。
- 鸿蒙:亦作“鸿濛”,指宇宙形成前混沌不清的状态。
- 诡谲(jué):奇异多变。
- 呶(náo)呶:形容说话唠叨。
- 苯䔿(běn hōng):形容草木茂盛。
翻译
澹公不论是坐着还是躺着的时候,长时间睡眠总是很安稳。我曾经听到他的鼾声,深深忧虑会损伤他的五脏。那鼾声如同黄河波浪相激,又梗塞艰涩像那拙笨的鲧。就好像南帝刚开始奋力敲击,凿开孔窍来泄出混沌之气。突然声音长长地拉起来,万丈长让人无法揣测。以为声音就此停止了,接着又源源不断地发出。在那幽深的寸许喉咙中,像是有草木茂盛浓密。盗贼虽然狡黠,但他们的亡魂也不敢跨越这个界限。那鼾声一片混沌杂乱,奇异多变又乖戾凶狠。时而像在不停地争吵叫嚷,时而又好像在哀怨恳切。造成这样鼾声的形态实在不同,没有办法去追寻根本。怎样才能堵塞这鼾声的源头,只有一畚箕土吧。
赏析
这首诗以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了澹公的鼾声,极富想象力和表现力。诗人通过对鼾声的各种形象比喻,如将其与黄河、混沌等联系起来,生动地展现了鼾声的奇特和响亮。诗中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鼾声的不同变化,如斗呶呶与怨恳恳等进行对比,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整首诗充满了奇特的构思和大胆的夸张,在看似调侃的描写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