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县怀古

· 于谦
茫茫烟树绕孤城,千载犹传孝义名。 郭巨墓荒春草合,比干台古野烟生。 落花飞絮迷征旆,剩水残山恼客情。 鞍马悤悤无限意,不堪回首暮云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孝义县:位于今山西省中部,以孝义文化著称。
  • 孤城:指孝义县城,因其地理位置相对孤立而得名。
  • 郭巨墓:郭巨,东汉时期孝子,传说他为了母亲而埋葬自己,后被封为孝子。
  • 比干台:比干,商朝忠臣,因忠言直谏被纣王杀害,后世建台纪念。
  • 征旆(zhēng pèi):古代军旗。
  • 剩水残山:形容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 悤悤(cōng cōng):匆忙的样子。
  • 暮云平:傍晚的云层低垂,形容天色将晚。

翻译

茫茫的烟雾和树木环绕着孤立的城池,千年之后,孝义的美名依然流传。郭巨的墓地荒芜,春草丛生;比干台古老,野烟缭绕。落花和飞絮让征战的旗帜显得迷茫,残破的山河让旅人感到忧愁。鞍马匆匆,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回首往事,只见傍晚的云层低垂,天色已晚。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孝义县的孤城、古墓和古台,以及落花飞絮和剩水残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茫茫烟树”、“孤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茫、孤寂的氛围,而“郭巨墓荒”、“比干台古”则进一步以具体的历史遗迹,加深了这种怀古之情。后两句通过“落花飞絮”和“剩水残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战乱后荒凉景象的哀愁,以及对旅途匆匆、思绪万千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于谦

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