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 孙蕡
一自衰翁惹世哗,川原锦树敛红霞。 关门不倩烟霞锁,却向春风怨物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居:隐居。
  • 杂咏:随意地吟咏。
  • 洪武十一年:明朝朱元璋的年号洪武的第十一年,即公元1378年。
  • 衰翁:年老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惹世哗:引起世俗的喧哗。
  • 川原:平原,这里指平原地区。
  • 锦树:形容树木繁茂,色彩斑斓。
  • 敛红霞:收敛了红霞,指天色渐暗。
  • 关门:关闭门户。
  • 不倩:不借助。
  • 烟霞锁:烟雾和霞光作为屏障。
  • 却向:反而向着。
  • 怨物华:怨恨自然景物的美丽。

翻译

自从我这个老者隐居以来,引起了世俗的喧哗,平原上的树木繁茂,色彩斑斓,天色渐暗。我关闭了门户,不借助烟雾和霞光作为屏障,反而向着春风,怨恨自然景物的美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孙蕡隐居后的心境变化。诗中“衰翁惹世哗”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不满和疏离感,而“川原锦树敛红霞”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与前句形成对比。后两句“关门不倩烟霞锁,却向春风怨物华”则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虽然隐居,却无法完全隔绝外界,对自然美景产生了复杂的情感,既有欣赏也有怨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隐士对世俗的复杂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