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图
猛虎三子一子豹,山中穴居人不老。
咆哮欲出腥风生,树木动摇鹊频噪。
画师画此何所取,乃曰重重来报喜。
高堂展挂心胆惊,冯妇下车看未已。
食馀野兽身最肥,窝弓好避虞人机。
汉家将军真可拟,万里沙漠能扬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咆哮(páo xiāo):猛兽怒吼。
- 腥风:带有血腥味的风,形容猛兽的凶猛。
- 鹊频噪:鹊鸟频繁地叫。
- 画师:画家。
- 展挂:展示悬挂。
- 冯妇:古代传说中的勇士,此处指勇敢的人。
- 食馀:吃剩的。
- 窝弓:隐藏的弓箭。
- 虞人:古代掌管山林的官吏。
- 拟:比拟,比喻。
- 扬威:显示威力。
翻译
猛虎有三子,其中一子似豹,山中穴居,人因此长寿。猛虎咆哮欲出,腥风四起,树木摇动,鹊鸟频繁地叫。画师画这幅画有何用意,竟说是为了带来重重喜讯。高堂上悬挂这画,令人心惊胆战,勇敢的人看到这画也未敢轻举妄动。猛虎吃剩的野兽身躯肥壮,隐藏的弓箭要小心避开山林官吏的机关。汉家的将军真可以与之相比,万里沙漠中也能展示其威武。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猛虎的威猛形象,以及画师所画的虎图,展现了猛虎的凶猛与画作的震撼力。诗中“咆哮欲出腥风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猛虎的威猛,而“画师画此何所取,乃曰重重来报喜”则巧妙地引出了画作的主题,即带来喜讯。后文通过对比猛虎与汉家将军,进一步强调了猛虎的威武,同时也隐喻了将军的英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表达了作者对猛虎与将军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