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窗兰竹石为怿上人题

· 徐庸
雪窗上人说空者,画墨经营趣潇洒。 闲将兔颖试龙香,满袖清香动兰若。 澧浦灵根雨露青,灵均载入离骚经。 深林幽谷自萌茁,楚楚不惟生谢庭。 淇园直节浮光彩,几历冰霜心不改。 谁能斫取钓鳌竿,直拂珊瑚向东海。 太湖老璞多嶙峋,渊宫采取多没人。 青莲朵朵类奇宝,爱护只恐冯夷嗔。 美人丈人伴君子,当时影落生绡里。 西游只履未归来,月华冷浸秋潭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ì):高兴,愉快。
  •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 空者:指佛教中的“空”概念,即万物皆空,无自性。
  • 兔颖:指毛笔。
  • 龙香:一种香料,这里指墨香。
  • 兰若(ruò):指寺庙。
  • 澧浦:地名,在今湖南省。
  • 灵根:指兰花的根。
  • 灵均:屈原的字。
  • 离骚经: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 谢庭:指谢安的庭院,这里泛指高雅的居所。
  • 淇园:地名,在今河南省,以产竹闻名。
  • 钓鳌竿:神话中钓海中巨鳌的长竿。
  • 太湖老璞:指太湖石,一种多孔的观赏石。
  • 冯夷:水神名。
  • 丈人:指竹子。
  • 生绡:指画绢。
  • 只履:指僧人的鞋子。
  • 月华:月光。
  • 秋潭水:秋天的深潭水,比喻清澈深邃。

翻译

雪窗上人谈论着佛教的“空”,他画的墨兰竹石充满了潇洒的趣味。 闲暇时,他用兔毛笔蘸着龙香墨,满袖都是兰花的清香,仿佛在寺庙中飘动。 澧浦的兰花根沐浴在雨露中,青翠欲滴,屈原在《离骚》中也曾赞美过它。 深林幽谷中,兰花自然生长,不仅在谢安的庭院中才能见到。 淇园的竹子挺拔直立,光彩照人,历经无数次冰霜,其心志始终不变。 谁能砍下这样的竹子做成钓鳌的长竿,直指东海中的珊瑚。 太湖的老石嶙峋多姿,深渊中的人常去采集。 青莲般的石朵朵奇异,珍爱它们,只怕水神冯夷会生气。 美人与竹子相伴君子,它们的身影落在画绢上。 西行只留下一只鞋子未归,月光冷冷地洒在秋天的深潭水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雪窗上人所画的兰竹石,展现了佛教“空”的哲学思想与自然美的和谐统一。诗中,“空者”与“画墨经营趣潇洒”相映成趣,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兰、竹、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象征,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