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中孚予同年也至正丙午五十一岁中孚上有慈母下有曾孙一门五世十月廿又四日适逢初度赋此以庆之

· 袁华
同生延祐丙辰年,惟子斑衣舞膝前。 上寿百龄尊齿德,一门五世见曾玄。 笋舆春侍花间去,竹马朝迎柳下还。 有子有孙皆孝敬,山南崔氏世称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阙中孚:人名,诗中的主角。
  • 同年:指同一年出生的人。
  • 至正丙午:指至正丙午年,即公元1366年。
  • 斑衣:古代的一种礼服,这里指穿着华丽的衣服。
  • 上寿:指高寿,长寿。
  • 齿德:指年龄和德行。
  • 曾玄:指曾孙和玄孙。
  • 笋舆:用竹笋皮做成的车篷,这里指轻便的车。
  • 竹马: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
  • 孝敬:孝顺尊敬。
  • 山南崔氏:指一个姓崔的家族,以贤德著称。

翻译

我和阙中孚同年出生,在延祐丙辰年。如今到了至正丙午年,中孚已经五十一岁,他穿着华丽的衣服在母亲膝前跳舞,庆祝她的长寿。中孚家中有百岁高龄的母亲,下有曾孙和玄孙,一家五代同堂。春天,他会在花间用轻便的车侍奉母亲出游,孩子们则骑着竹马在柳下迎接他回家。他的子孙都非常孝顺尊敬,山南的崔氏家族因此世代被称为贤德之家。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阙中孚一家五世同堂的幸福景象,表达了对长寿和家庭和睦的赞美。诗中“斑衣舞膝前”、“笋舆春侍花间去”等句,生动地展现了阙中孚对母亲的孝顺和家庭的温馨。同时,通过对崔氏家族的赞誉,强调了孝敬和贤德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