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腊月十日自石龙赴广州会城途中纪行

水天空阔两山齐,茅屋参差竹树低。 千里客怀谁为写,一声春鸟隔林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寅: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公历哪一年需要结合历史背景。
  • 腊月:农历的最后一个月,即十二月。
  • 石龙:地名,具体位置需要结合历史地理。
  • 会城:指广州,古时也称会稽。
  • 参差:不整齐,高低错落的样子。
  • 客怀:旅人的情怀。
  • :描绘,表达。
  • 春鸟:春天的鸟儿。

翻译

水天相连,空阔无垠,两边的山峰齐平,茅屋错落有致,竹林低垂。千里旅途中的客人心怀,谁能描绘出来?只有隔着树林传来的春鸟啼鸣,声声入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旅人的内心感受。首两句通过对水天、山峰、茅屋和竹林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画面。后两句则通过“客怀”与“春鸟啼”的对比,表达了旅人在漫长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以及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春意,形成了一种情感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乌斯道

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字继善。乌本良弟。与兄俱有学行。长于诗,意兴高远,飘逸出群。尤精书法。洪武初得有司荐,为永新县令,有惠政。后坐事谪戍定远。放还,卒。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 3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