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和晁无咎

· 陈霆
遍江南、绿苕芳草,春光又回南浦。溪堂夜月无人共,时有钓船移聚。风静处。眼送他、一湾碧玉从东注。村歌带舞。任白眼看天,玉山倒地,鸥鸟自来去。 青鞋底,且向山林稳步。风花勘破虚误。桔槔智巧终何用,抱瓮不妨农圃。还试觑。满江湖、风尘澒洞今如许。身心自语。归得便须归,杜鹃声里,斜日灞陵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绿苕(tiáo):绿色的水草。
  • 南浦:南面的水边,常指送别之地。
  • 溪堂:溪边的房屋。
  • 碧玉:这里形容清澈的溪水。
  • 白眼:表示不屑或不满的眼神。
  • 玉山倒地:形容醉倒的样子。
  • 鸥鸟:水鸟,常象征自由。
  • 青鞋:指草鞋,代表朴素的田园生活。
  • 风花:指自然界的风光和花木。
  • 勘破:看破,识破。
  • 桔槔(jié gāo):古代的一种汲水工具。
  • 抱瓮(wèng):指用瓮汲水,比喻原始的农耕生活。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澒洞(hòng dòng):形容水势汹涌。
  • 杜鹃:鸟名,其鸣声常象征春天的到来或离别的哀愁。
  • 灞陵: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古代常为送别之地。

翻译

遍及江南,绿苕芳草遍布,春天的气息再次回到了南面的水边。夜晚,溪边的房屋中无人相伴,只有时而有钓鱼的船只聚集。风平浪静之处,目光随着一湾清澈的溪水向东流去。村中的歌曲伴随着舞蹈,任由白眼望天,玉山般的人醉倒在地,鸥鸟自在地来去。

脚穿青鞋,且在山林间稳步前行。看破了风花雪月的虚幻,认识到桔槔的智慧终究有何用处,抱着瓮汲水不妨碍农耕园艺。再看看这满江湖的纷扰,风尘汹涌如今已是如此。身心自语,若能归去便应归去,在杜鹃的鸣声里,斜阳照耀着灞陵的暮色。

赏析

这首作品以江南春景为背景,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白眼看天,玉山倒地”形象地描绘了作者超然物外、不拘小节的态度,而“鸥鸟自来去”则进一步以鸥鸟的自由象征作者内心的渴望。后文通过对桔槔和抱瓮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推崇。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感。

陈霆

明浙江德清人,字声伯。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正德初以忤刘瑾谪判六安,瑾诛复起,历山西提学佥事卒。博洽多闻,工诗、词、古文,留心风教。有《唐馀纪传》、《两山墨谈》、《山堂琐语》、《水南稿》、《渚山堂诗话》、《渚山堂词话》。 ► 2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