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山寺三首,其三与郑御史李逾国同登时再召赴阙
峡束沧江万壑雷,梵王楼阁倚天开。
山从中宿城边去,水自连州港口来。
云叶卷时猿献果,雨花飞处客登台。
青鞋未访和光洞,奏赋金门亦壮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峡束:峡谷紧束。
- 沧江:泛指江水。
- 梵王楼阁:指峡山寺,佛教中的楼阁。
- 中宿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连州港口:地名,连州(今广东省连州市)的港口。
- 云叶卷:云朵像卷起的叶子。
- 猿献果:猿猴献上果实。
- 雨花飞:雨中的花瓣飘飞。
- 和光洞: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奏赋金门:向朝廷献上诗文。
- 壮哉:多么壮观。
翻译
峡谷紧束着碧绿的江水,万壑之中雷声隆隆,峡山寺的楼阁高耸入云,仿佛倚天而开。山峦从那中宿城边蜿蜒而去,江水自连州的港口缓缓流来。云朵像卷起的叶子时,猿猴献上了果实;雨中的花瓣飘飞,游客们登上了高台。我尚未穿着青鞋去探访那神秘的和光洞,但向朝廷献上诗文,也是一件多么壮观的事情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峡山寺及其周边壮丽的自然景色,通过“峡束沧江”、“梵王楼阁”等意象展现了峡谷的险峻和寺庙的庄严。诗中“云叶卷时猿献果,雨花飞处客登台”以生动的画面传达了山中的神秘与宁静。结尾的“奏赋金门亦壮哉”则表达了诗人对献赋朝廷的自豪与期待,体现了其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