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五首

· 孙蕡
玉颜啼泪湿胡沙,东望长安不见家。 月满穹庐愁似海,强将心事付琵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昭君:即王昭君,汉元帝时期的宫女,后被赐婚给匈奴单于,成为和亲的象征。
  • 玉颜:形容女子美丽的容颜。
  • 啼泪:哭泣时流下的泪水。
  • 胡沙:指匈奴地区的沙漠。
  • 东望:向东望去,长安是汉朝的都城,位于东方。
  • 穹庐:指匈奴的帐篷。
  • 愁似海:形容愁苦深重,如同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 强将:勉强地,尽力地。
  • 心事: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 琵琶:一种古代的弹拨乐器,常用来表达哀怨之情。

翻译

美丽的面庞上泪水沾湿了匈奴的沙尘,向东望去,长安的家已经看不见了。 月光照满了匈奴的帐篷,愁苦如海一般深重,只能勉强地将自己的心事通过琵琶来表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王昭君在匈奴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诗中,“玉颜啼泪湿胡沙”一句,既展现了昭君的美丽,又表达了她的悲伤。“东望长安不见家”则进一步加深了她的思乡之情。后两句通过“月满穹庐愁似海”和“强将心事付琵琶”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昭君内心的无尽愁苦和她通过琵琶来抒发情感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昭君的悲情与坚韧。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