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浔阳二首

· 孙蕡
最爱清狂老司马,浔阳江上泊扁舟。 风前醽醁开芳宴,月底琵琶唤旅愁。 千载凄凉秋瑟瑟,四弦哀怨水悠悠。 天涯我亦飘沦客,泪洒青衫忆胜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停留。
  • 浔阳: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清狂:放逸不羁。
  • 司马:古代官职名,这里指白居易,他曾被贬为江州司马。
  • :停泊。
  • 扁舟:小船。
  • 醽醁(líng lù):美酒名。
  • 芳宴:美好的宴会。
  • 琵琶:一种弦乐器。
  • 旅愁:旅途中的忧愁。
  • 凄凉:孤寂冷落。
  • 瑟瑟:形容风声。
  • 四弦:指琵琶,因其有四根弦。
  • 哀怨:悲伤怨恨。
  • 水悠悠:水流悠长的样子。
  • 飘沦:漂泊沦落。
  • 青衫:古代低级官员的服装,也指士人的衣服。
  • 胜游:愉快的游玩。

翻译

最欣赏那放逸不羁的老司马,他在浔阳江上停泊着小船。 风中,美酒开启了美好的宴会,月光下,琵琶声唤起了旅途的忧愁。 千年过去,秋风依旧凄凉,琵琶的哀怨如同悠悠江水。 在天涯的我也是漂泊的旅人,泪水洒在青衫上,回忆着那次愉快的游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浔阳江畔的深情回忆与感慨。诗中,“清狂老司马”指的是白居易,诗人借用白居易在浔阳江上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放逸生活的向往。通过“风前醽醁开芳宴,月底琵琶唤旅愁”的对比,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旅途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情感对比。最后两句“天涯我亦飘沦客,泪洒青衫忆胜游”,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哀愁,情感真挚动人。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