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黄文学馆中送陈子卿南归访马生即席赋

行李萧萧易水寒,不因题赋到长安。 魂摇蓟阙千门树,兴入湘台九畹兰。 击筑风云晨肮脏,抽毫星斗夜阑干。 东归未值秦淮棹,愁绝春风两鬓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李:行装,旅途中的物品。
  • 萧萧:形容风声或马嘶声,此处形容旅途的凄凉。
  • 易水: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西部,古代常用来象征离别之地。
  • 题赋:指诗文创作。
  • 长安:古都名,今西安,此处指京城。
  • 蓟阙:指京城的宫阙。
  • 千门树:形容宫阙的众多和宏伟。
  • 湘台:指湖南的楼台。
  • 九畹兰:比喻高洁的品格或美好的事物。
  • 击筑: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指击打筑琴,象征豪情壮志。
  • 风云:比喻时局或社会变迁。
  • 晨肮脏:早晨的清新与污浊交织,形容心情复杂。
  • 抽毫:挥毫,指写作。
  • 星斗:星星,比喻夜晚的明亮。
  • 阑干:纵横交错,形容星空的美丽。
  • 秦淮棹:秦淮河上的船,秦淮河是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 两鬓残:形容年老,两鬓斑白。

翻译

旅途中的行装凄凉,易水寒风,不是因为创作诗文才来到长安。 心魂在京城的千门树中摇曳,兴致却飞向湖南的九畹兰花。 早晨击打筑琴,风云变幻,心情复杂;夜晚挥毫写作,星光灿烂,纵横交错。 东归时未能乘上秦淮河的船,春风中,忧愁地看着自己两鬓斑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胡应麟在春日送别友人陈子卿南归时的复杂情感。诗中,“行李萧萧易水寒”一句,既描绘了旅途的凄凉,也隐喻了离别的哀愁。诗人的心魂在京城的繁华与湖南的幽静之间徘徊,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结尾的“愁绝春风两鬓残”则抒发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离去的无尽忧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