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佞隶博士籍五载馀迥游京师不为当道所知今归业且谢去乃辱督学滕公物色风尘擢之异等而且脱略师生罔间形迹青衿之遇近代所无感德酬知辄复赋谢二首

落魄风尘几岁年,凌云豪气自翩翩。 持竿欲挂珊瑚树,挟瑟重登玳瑁筵。 吏部声华唐阙里,长卿词藻茂陵前。 无论国士今难遇,万古夷门白日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不佞(bù nìng):不才之意,指自谦谦虚虚的意思。
  • (lì):古代官名,指官职。
  • 博士(bó shì):古代官职名,负责教育。
  • (jí):这里指在某个地方居住或工作。
  • (jiǒng):远。
  • 京师(jīng shī):指京城,即古代的首都。
  • 当道(dāng dào):指当权。
  • 归业(guī yè):回归本职工作。
  • (rǔ):受辱。
  • 督学(dū xué):监督学校教育。
  • 滕公(téng gōng):指滕文公,古代贤人。
  • 物色(wù sè):挑选。
  • 风尘(fēng chén):指世俗的纷扰。
  • (zhuó):提拔。
  • 脱略(tuō lüè):摆脱束缚。
  • 师生罔间(shī shēng wǎng jiān):师生之间。
  • 青衿(qīng jīn):指读书人。
  • 近代(jìn dài):现代。
  • 感德酬知(gǎn dé chóu zhī):感激恩德,回报知遇之恩。
  • (fù):赋诗。

翻译

不才的隶居五载有余,远游京城。不为当权所知,如今归来,谢绝了督学滕公的挑选。摆脱了世俗的纷扰,被提拔为异等之人,却忽略了师生之间的形迹。这种青衿之遇,在现代已经不复存在,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再赋《谢二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不被世俗看重的隐士,他在京城漂泊多年,返乡后却不愿再卷入尘世纷扰,选择了远离尘世。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师生之间纯粹关系的怀念,以及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感慨和不解。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纯粹、高尚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