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旸得王中丞所贻西僧自焚灰像因立精舍奉之乞余作诗先是惟敬永叔诸君咸有题咏遂继七言一律

精庐何自布金银,白足西飞事已陈。 鹿苑乍施焚后像,龙池重现劫前身。 空门色相元无住,净土庄严合有神。 欲起丹霞看舍利,摩尼长照大江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精庐(jīng lú):指精美的庐舍,这里指精舍、精美的住所。
焚后像:指自焚后的佛像。
劫前身:指自焚前的身体。
空门:佛教用语,指出家人的住所。
色相:佛教用语,指佛陀的相貌。
净土:佛教用语,指佛教中的净土。
舍利:佛教用语,指佛教中供奉的圣物。
摩尼:佛教用语,指佛教中的宝珠。

翻译

精美的住所是如何展现出金银的光辉,白色的鸟儿已经飞向西方,那场自焚后的佛像在鹿苑中重新树立,劫后的身体在龙池中再次显现。出家人的住所里,佛陀的相貌原本无所寄托,但净土中的庄严却充满神圣的存在。我想要升起丹霞,去看那些舍利,摩尼的光芒长时间照耀在大江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有宗教色彩的场景,描述了一个自焚后的僧侣的故事。诗人通过描绘精美的庐舍、自焚后的佛像、劫后的身体等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信仰的虔诚。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词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