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蓬:飘飞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幽栖:隐居。
- 云萍:比喻漂泊不定的人生。
- 解携:分手,离别。
- 吏隐:指官吏隐退。
- 瀼东西:指瀼河的东岸和西岸,比喻不定居一处。
- 鸣琴:弹琴,这里指音乐。
- 鸿度:大雁飞过,比喻远行。
- 锁印:封印,指官职。
- 江城:江边的城市。
- 休文:指文人。
- 八咏:指多篇诗文。
- 攀跻:攀登。
翻译
我这飘泊的人何处才能隐居,与云萍般的人生相隔咫尺却惆怅离别。 我欲兼得山林之隐与官职之便,但客居之地难以确定在瀼河的哪一边。 在海国弹琴,双鸿飞过,象征着远行;封印在江城,独鸟啼鸣,显得孤寂。 无论何处,文人多有诗文留存,那座危楼我们曾否一同攀登过?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漂泊不定生活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飞蓬”、“云萍”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而“吏隐欲兼山大小”则体现了诗人对隐居与官职兼得的矛盾心态。后两句通过对“鸣琴海国”与“锁印江城”的对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远行与孤寂的感受。结尾的“休文饶八咏”与“危楼曾否共攀跻”则流露出诗人对文人生活的怀念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复杂而真挚的情感。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
胡应麟的其他作品
- 《 王山人世周以长歌及七言二律见贻赋答二首 》 —— [ 明 ] 胡应麟
- 《 夏夜座主观察吴公招集行馆赋谢 》 —— [ 明 ] 胡应麟
- 《 周窾六招饮斋中 》 —— [ 明 ] 胡应麟
- 《 青骢白马 》 —— [ 明 ] 胡应麟
- 《 青楼曲八首 》 —— [ 明 ] 胡应麟
- 《 金华山杂咏八首朝真洞 》 —— [ 明 ] 胡应麟
- 《 八哀诗大司寇东吴王公世贞 》 —— [ 明 ] 胡应麟
- 《 夜读献吉仲默廷实昌谷于鳞诗漫兴五首 》 —— [ 明 ] 胡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