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文学还武昌时以陈从训书至

问姓曾惊座,藏名类接舆。 到偕京口雁,归趁武昌鱼。 竹素千秋上,芸编万帙馀。 相逢不成醉,天末意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藏名:隐姓埋名。
  • 接舆:古代传说中的隐士,这里指隐居。
  • 京口:今江苏镇江。
  • 武昌鱼:指武昌地区的鱼,这里用以象征归乡。
  • 竹素:指书籍。
  • 芸编:指书籍,因古代常用芸香防虫,故称。
  • 万帙馀:指书籍众多。
  • 天末: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翻译

听说你的姓氏,曾让人震惊,隐姓埋名如同古代的隐士接舆。你到达时,如同京口的雁群,归去时,又如武昌的鱼儿。你的藏书如同千秋的竹简,芸香四溢的书籍堆积如山。相逢时未能尽情畅饮,天边遥远的你,心情如何呢?

赏析

这首诗是胡应麟送别王文学归武昌时所作,表达了对王文学的敬仰和不舍之情。诗中通过“问姓曾惊座”和“藏名类接舆”描绘了王文学的非凡气质和隐逸生活,而“到偕京口雁,归趁武昌鱼”则巧妙地以雁和鱼为喻,形象地表达了王文学的行踪。后两句则通过对书籍的赞美,间接赞美了王文学的学识渊博。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