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司空之南都四首

剑履新南国,旌旗旧朔方。 一麾移细柳,万舸静扶桑。 虎豹军容肃,麒麟帝眷长。 异时书太史,宁复论平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剑履:指佩剑和鞋子,古代官员的服饰。
  • 南国:指南方的国家或地区。
  • 旌旗:旗帜的总称。
  • 朔方:古代指北方。
  • :指挥用的旗子。
  • 细柳:比喻军队的整齐有序。
  • 万舸:许多船只。
  • 扶桑:古代对日本的称呼。
  • 虎豹:比喻勇猛的军队。
  • 军容:军队的仪容和纪律。
  •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
  • 帝眷:皇帝的宠爱或关注。
  • 太史:古代官职,负责记载历史。
  • 平阳:地名,这里可能指平阳之战或其他历史事件。

翻译

佩剑和鞋子是新南国的象征,旌旗则代表着旧时的北方。 一挥旗子,细柳般的军队有序转移,万艘船只静静地面对着扶桑。 虎豹般的军队仪容严肃,麒麟象征着皇帝的深远关注。 将来太史书写历史时,还会再讨论平阳的事情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将军从北方调往南方的场景,通过“剑履”、“旌旗”等词语展现了将军的威严和军队的纪律。诗中“细柳”、“扶桑”等意象,形象地表达了军队的有序和对外的警戒。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历史的思考,暗示了将军的功绩将被后人传颂,而具体的战役(如平阳)则可能不再重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边疆将领的威武与历史的厚重感。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