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登彭城诸山骋望大河因怀景陵徐惟得使君

涉险愁逋客,凭高快旅人。 谷深疑子午,河决念庚辰。 城郭围千雉,楼台簇万鳞。 飞龙馀霸垒,戏马息征尘。 梦隔山陵使,勋留社稷臣。 桃花武陵涧,春水正垂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彭城:今江苏徐州。
  • 大河:指黄河。
  • 景陵:地名,在今湖北省。
  • 徐惟得:人名,可能是当时的一位官员。
  • 逋客:逃亡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子午:指子午谷,古代著名的险要之地。
  • 庚辰:指庚辰年,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在庚辰年发生大决口。
  • 千雉:形容城墙高大。
  • 万鳞:形容楼台众多,如同鱼鳞一般密集。
  • 飞龙:形容山势险峻,如飞龙在天。
  • 霸垒:指古代战争中的堡垒。
  • 戏马:指戏马台,古代徐州的一个著名景点。
  • 山陵使:指负责山陵事务的官员。
  • 社稷臣:指忠诚于国家的臣子。
  • 武陵涧:指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人所发现的世外桃源。
  • 垂纶:钓鱼。

翻译

我这个逃亡的人涉足险地感到忧愁,但登上高山则让旅人感到畅快。 山谷深邃,让人想起子午谷的险峻,黄河的决口则让我怀念庚辰年的灾难。 城郭高大,围绕着千雉的城墙,楼台密集,如同万鳞般排列。 山势如飞龙在天,留下古代的霸垒,戏马台则让征尘得以平息。 梦中我远离了山陵使的职责,但我的功勋留给了忠诚的社稷臣。 在武陵涧的桃花源中,春水正适合垂钓,我正享受着这份宁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彭城登山远望黄河时的复杂情感。诗中,“涉险”与“凭高”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对“子午”、“庚辰”等历史地理的提及,诗人展现了对历史的深思。后半部分则通过“飞龙”、“霸垒”等意象,以及对“山陵使”和“社稷臣”的怀念,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的忠诚与责任感。最后,以“武陵涧”和“春水垂纶”作结,寄托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