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方伯滕师二首

万山何处粤王台,半榻寒空寄草莱。 白社定偕高士卧,青门聊学故侯开。 风尘西北悬车净,宇宙东南曳杖回。 愧杀草玄亭下客,攀云无路到崔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粤王台:古代粤地(今广东一带)的著名建筑,象征着远方。
  • 草莱:指荒野之地。
  • 白社:古代隐士的居所,这里指隐居之地。
  • 高士:指品德高尚的隐士。
  • 青门:古代长安城门名,这里泛指城门。
  • 故侯:指旧时的贵族或官员。
  • 悬车:指将车挂起,不再使用,比喻隐退。
  • 曳杖:拄着拐杖,形容悠闲自得的样子。
  • 愧杀:非常惭愧。
  • 草玄亭:可能是作者的居所或书斋名。
  • 崔嵬:形容山的高大险峻。

翻译

万山之中,何处是那遥远的粤王台,我孤独地躺在荒野之中,半榻空寒。 我定会在白社与高士一同隐居,闲适地在青门学习故侯的开放心态。 西北的风尘之地,我将车挂起,清净隐退,东南的宇宙间,我悠闲地拄着拐杖归来。 我非常惭愧,作为草玄亭下的客人,却无法攀登到那高耸入云的山巅。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诗中,“粤王台”、“白社”、“青门”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隐逸世界。而“悬车”、“曳杖”则描绘了作者对隐退生活的具体想象。最后两句,作者以“愧杀”自责,表达了自己虽有志于高远,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士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思考。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