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作此戏柬在明二首

象枕牙床白雪骄,画楼朱阁暮云飘。 能将鸑鷟排高髻,肯惜骅骝换细腰。 桃叶盛誇三妇艳,莲花差比六郎娇。 何因骤发观涛兴,来听扬州月下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象枕牙床:象牙制成的枕头和床榻。
  • 白雪骄:形容床上用品如白雪般洁白且显得骄傲。
  • 画楼朱阁:装饰华丽的楼阁,朱红色表示其富丽堂皇。
  • 暮云飘:傍晚的云彩飘动,增添诗意。
  • 鸑鷟(yuè zhuó):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此处可能指美丽的鸟类或比喻女子。
  • 高髻:高高的发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
  • 骅骝(huá liú):古代名马,此处比喻珍贵的物品。
  • 细腰:纤细的腰身,常用来形容女子的体态。
  • 桃叶:可能指桃树的叶子,也可能是人名或比喻女子。
  • 三妇艳:三个美丽的女子。
  • 莲花:比喻美丽或高洁。
  • 六郎娇:六郎可能指人名,娇指美丽动人。
  • 观涛兴:观赏波涛的兴致。
  • 扬州月下箫:扬州的月夜下吹奏的箫声,增添诗情画意。

翻译

象牙制成的枕头和床榻,洁白如雪,显得骄傲。装饰华丽的楼阁,在傍晚的云彩飘动中更显诗意。能够将美丽的鸟儿排列在高高的发髻上,又怎会吝惜用珍贵的马匹来换取纤细的腰身。桃叶下,人们盛赞三个女子的美丽,莲花旁,六郎的娇美也不逊色。为何突然兴起了观赏波涛的兴致,来到扬州,只为在月光下聆听那悠扬的箫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豪华而优雅的生活场景,通过对“象枕牙床”、“画楼朱阁”等奢华物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鸑鷟排高髻”、“骅骝换细腰”等句,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结尾的“观涛兴”和“扬州月下箫”则增添了诗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夜晚,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