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大参知睿父擢江右廉访四律

突兀匡庐雾里来,登高词赋并堪裁。 留题欲占青霞色,倚和谁当白雪才。 九派寒光彭蠡泽,万家晴色豫章台。 遗踪谢监俱零落,一为名流问草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突兀:形容山峰高耸、突出。
  • 匡庐:指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 青霞:比喻高远的志向或高洁的品格。
  • 白雪:指高雅的文学作品或高超的才华。
  • 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这里泛指长江。
  • 彭蠡泽:即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 豫章台:指江西省南昌市的一处古迹。
  • 谢监:指谢安,东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这里借指古代的贤人。
  • 草莱:指草野、民间。

翻译

庐山高耸,仿佛在雾中突现,你登高作赋,文采斐然。 你留下诗篇,欲与青霞比高洁,而谁能与你这白雪般的才华相和? 长江的波光在彭蠡泽中闪烁,豫章台下,万家沐浴在晴朗之中。 古代的贤人谢安的遗迹已零落,而你,作为当代的名流,将向草野间寻求名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庐山的雄伟与江景的壮丽,通过“突兀匡庐”、“九派寒光”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美。诗中,“留题欲占青霞色”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也暗含了对张大参知睿父才华的赞美。结尾的“遗踪谢监俱零落”与“一为名流问草莱”则形成了古今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张大参知睿父在新时代中追求名声的期待。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