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戚都督之岭南二首

绝徼重飞上将星,扬旌伐鼓度沧溟。 长驱吏士过南粤,远播声威到北庭。 杕杜含杯千堠肃,梅花吹笛乱山青。 罗浮铜柱燕然石,万古何人并勒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绝徼(jué jiào):极远的边疆。
  • 飞上将星:比喻将领英勇,如星辰般璀璨。
  • 扬旌伐鼓:挥动旗帜,敲击战鼓,形容军队出征的盛况。
  • 沧溟(cāng míng):大海。
  • 南粤:指广东一带,古称南越。
  • 北庭:指北方边疆的政权或地区。
  • 杕杜(dì dù):古代军中用以止鼓退军的乐器。
  • 含杯:指饮酒,这里可能指军中饮酒以壮行。
  • 千堠(qiān hòu):古代边防报警的烽火台。
  •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
  • 铜柱:古代边疆的标志,这里指罗浮山的铜柱。
  • 燕然石:燕然山上的石碑,东汉窦宪破北匈奴后所立,以纪功。
  • 勒铭:刻石记功。

翻译

在遥远的边疆,一位英勇的将领如星辰般璀璨,他挥动旗帜,敲击战鼓,率军穿越浩瀚的大海。他带领着士兵们跨越南粤,将声威远播至北方的边疆。军中饮酒,千堠肃穆,梅花飘香,笛声在青山间回荡。罗浮山的铜柱和燕然山上的石碑,何时能有人并肩刻石记功,留下万古的英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将领率军远征的壮丽场景,通过“绝徼”、“飞上将星”等词语,展现了将领的英勇与威严。诗中“扬旌伐鼓”、“远播声威”等句,生动地表现了军队出征的盛况和声势。后两句则通过“罗浮铜柱”、“燕然石”等意象,表达了将领对功名的渴望和对历史的留名。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充满了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沉思。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