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过茅厚之同胡劳徐三子小饮作

径袅松萝半榻悬,图书四壁倍萧然。 挥毫是处惭先达,伏枥能无笑暮年。 旅兴苍茫斜日底,雄心寥廓断虹前。 千金抵售长门赋,谁解成都觅太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茅厚(máo hòu):茅草茂盛的地方。 徐三子(xú sān zǐ):指徐渭,字三子,明代文学家。 挥毫(huī háo):挥动毛笔写字。 伏枥(fú lì):指马厩。 长门赋(cháng mén fù):指长门赋诗文,形容诗文高超。 成都(chéng dū):指成都府,古代文化名城。 太玄(tài xuán):指玄学。

翻译

小径蜿蜒,松树和藤蔓在半开的门廊上摇曳,书籍堆满四壁,显得更加幽静空旷。 拿起毛笔写字时,感到惭愧自己不如先贤。 马厩里的马没有笑话老年人的能力。 旅途中的兴致渐渐消退,夕阳斜照,心中的雄心壮志也逐渐消散。 即使有千金也难以买到能写出像长门赋那样高超的作品,谁能理解在成都寻找太玄的意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在秋日里的闲适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境遇和文学创作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整体氛围清幽,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文学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