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汪司马伯玉十首

黄山初谒帝,玄扈旧栖神。 华夏悲司马,春秋痛获麟。 名犹标泰岱,魄已化星辰。 寂寞东南事,文章孰后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山:位于安徽省,中国名山之一。
  • 玄扈:古代神话中的山名,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华夏:中国的古称。
  • 司马:古代官职名,此处指汪司马伯玉。
  • 春秋: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书,此处可能指历史或时间的流逝。
  • 获麟: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此处可能指珍贵的事物或人物的逝去。
  • 泰岱:即泰山,中国五岳之一,象征崇高和稳固。
  • 星辰:星星的总称,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物。
  • 东南事:可能指东南地区的事务或历史事件。
  • 后尘:比喻追随他人之后,此处可能指在文学或政治上的继承者。

翻译

在黄山初次拜见帝王,玄扈山曾是神仙的居所。 华夏大地悲痛于司马的逝去,春秋岁月因失去获麟而痛心。 他的名声如同泰山般崇高,灵魂已化作璀璨的星辰。 东南的事务显得如此寂寞,不知文章的继承者将在谁之后。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汪司马伯玉逝去的深切哀悼和对他在华夏历史中重要地位的赞颂。诗中通过“黄山”、“玄扈”、“泰岱”、“星辰”等意象,描绘了司马伯玉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同时,“华夏悲司马,春秋痛获麟”一句,既表达了对司马伯玉的哀悼,也隐喻了其逝去对国家和时代的巨大损失。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未来东南事务和文学传承的忧虑和期待。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