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

壁垒馀麻寨,浛洸战迹多。 灵旗长肃肃,古庙每峨峨。 破贼当高峡,追雠到浊河。 丰碑从宋代,终古镇风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壁垒(bì lěi):指城墙或城垣。 馀(yú):余留。 浛洸(huán guāng):水流的声音。 肃肃(sù sù):庄严肃穆的样子。 峨峨(é é):高大的样子。 贼(zéi):敌人。 雠(chóu):仇敌。 丰碑(fēng bēi):高大的纪念碑。

翻译

从胥江上游的峡谷到韶阳之间, 城墙遗留着草草搭建的寨子,水流的声音回荡,战争的痕迹随处可见。 神圣的旗帜飘扬肃穆庄严,古老的庙宇高耸巍峨。 打败贼寇于险峻的峡谷,追击仇敌至浊浪河畔。 历经宋代留下丰碑,镇守风波至今。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古代战争的场景,通过描写壁垒、战迹、灵旗、古庙等元素,展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庄严。诗人通过描写历史遗迹和战争遗迹,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英雄的赞颂,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壮阔和悲壮。整体氛围庄重肃穆,展现了古代战争的严峻和悲壮。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