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稻

沙田一望尽黄云,击鼓看禾海上闻。 穫稻舟如凫雁合,捕鱼人向水烟分。 烧盐处处因禾秆,射弩朝朝及鳖裙。 生钓河豚还大得,为渔吾亦胜为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刈稻(yì dào):收割稻谷。
  • 禾海(hé hǎi):指广阔的稻田。
  • 凫雁(fú yàn):野鸭和大雁。
  • 鳖裙(biē qún):指鳖的腹部。

翻译

站在沙田上望去,黄色的云朵似乎无边无际,敲击着鼓声,看着稻田里的稻谷如海一般广阔。收割稻谷的船只像野鸭和大雁一样聚集在一起,捕鱼的人在水雾中分散开来。到处都能看到烧盐的地方,都是因为稻秆,每天都能听到弩箭的声音,还有捕捞河豚的人,他们的收获也比起为君捕鱼更加丰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丰收的景象,通过描写农民们在沙田上收割稻谷、捕鱼、烧盐等生活场景,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和劳作的辛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农耕生活词汇,如击鼓、穫稻、捕鱼、烧盐等,展现了农民们勤劳的场景。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劳作场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农民劳作的赞美和对丰收的祝福。整首诗意境优美,生动形象,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和对农民劳作的尊重。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