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延绥

延绥此去谒将军,市口西驱马几群。 地近盐池多渴水,天含沙碛一愁云。 赫连山势榆台合,无定河声圁水分。 紫兔黄羊红黍酒,醉来笳鼓不曾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延绥(yánsuí):古地名,指今天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一带。 赫连山(hèlián shān):古地名,位于今中国陕西省延安市境内。 榆台(yútái):地名,指今中国陕西省延安市境内的一座山。 无定河(wúdìng hé):古河名,位于今中国陕西省延安市境内。 圁(yín):古代指河流的弯曲处。

翻译

送别延绥的将军,从城市的西边驱赶着几群马。这里的地方靠近盐池,缺乏水源,天空中飘着沙尘,让人忧心忡忡。赫连山和榆台的山势交融在一起,无定河的水声在圁水处分开。喝着紫兔、黄羊、红黍酿的酒,醉后听不到笳鼓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将军的场景,通过对延绥地区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地理环境和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地名和景物描写,展现了古代边塞地区的苍凉和荒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深情厚意。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沉郁的感觉,展现了古代诗人对别离的感慨和对边塞生活的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