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

三朝愁杀打头风,吹起帆樯似转蓬。 苦与崩厓作勍敌,灵胡赑屃作篙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愁杀:形容忧愁烦恼到了极点,令人痛苦难忍。
打头风:指顶头直吹的风。
帆樯(fān qiáng):船帆和桅杆。
转蓬:蒲草随风摇摆的样子。
崩厓(bēng yá):高大的山崖。
勍敌(qíng dí):凶猛的敌人。
灵胡(líng hú):神灵。
赑屃(bì xì):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似龟,有角,有文身。
篙工:船上掌舵的人。

翻译

在秋日从广州到韶江的路上,风吹得船帆和桅杆摇摆不定,就像蒲草在风中摇曳一样。忧愁痛苦如同凶猛的敌人,高大的山崖和神灵般的赑屃成为了船上的掌舵人。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作者在秋日行船的情景,通过对风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忧愁和痛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意境。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想象力,给人以深刻的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