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

雨后江潮鼓大波,黄花鱼比白花多。 罾门故截溪桥出,渔艇时穿海市过。 鸂鶒已知无食好,鹧鸪其奈不归何。 离枝渐熟休狼藉,酿酒持将养太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鸂鶒(xī hè):一种水鸟,类似于鸬鹚。
  • 鹧鸪(zhè gū):一种鸟类,又称作鹧鸪鸟,外形像鸡。

翻译

雨过之后,江水波涛汹涌,黄花鱼比白花鱼更为常见。 渔网的门户从昔日的溪桥处打开,渔船时常穿梭于海市之间。 鸂鶒已经知道找不到食物,鹧鸪又何尝能找到归处。 离枝的果实渐渐成熟,不再被乱踩踏,用来酿酒,供养太和。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雨后江边的景象,通过描写江水波涛、渔船穿行、鸟类觅食等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变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黄花鱼、白花鱼、鸂鶒、鹧鸪等,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