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叔原楚生兄弟自江右归携德甫用晦书见存且剧谈二君相遇之厚赋此寄之
三十六鳞秋乍肥,枫江回望思依依。
斗间人觅双龙去,吴下书从二陆归。
剑曲未终迁幸舍,筑歌才和对沾衣。
菰芦何限东南美,其若霜风识者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十六鳞:指鲤鱼,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即可化龙,这里比喻陆叔原和楚生兄弟。
- 斗间人:指星斗之间的人,比喻高人隐士。
- 双龙:比喻陆叔原和楚生兄弟。
- 吴下:指江苏一带,这里指陆叔原和楚生兄弟的故乡。
- 二陆:指陆叔原和楚生兄弟。
- 迁幸舍:指迁居,这里指陆叔原和楚生兄弟的归来。
- 筑歌:指筑城时所唱的歌,这里比喻陆叔原和楚生兄弟的归来带来的欢乐。
- 对沾衣:指对饮时酒沾湿了衣襟,形容饮酒的欢乐。
- 菰芦:指菰和芦苇,这里比喻隐居的地方。
- 霜风:比喻岁月的变迁。
翻译
秋天的鲤鱼正是肥美之时,回望枫江,思绪依依。 星斗之间的人们寻找着双龙的去向,江苏的书信随着二陆的归来而到来。 剑舞未终,迁居的喜悦已至,筑城的歌声才起,对饮的欢乐已使衣襟沾湿。 菰芦之地隐藏着东南的美丽,但能识得这霜风中真意的人却稀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陆叔原和楚生兄弟从江右归来的情景,通过“三十六鳞”、“双龙”等意象赞美了他们的才华与归来。诗中“斗间人觅双龙去”与“吴下书从二陆归”形成对比,表达了人们对他们的期待与欢迎。后两句则通过“迁幸舍”和“筑歌才和对沾衣”描绘了归来的欢乐场面。结尾的“菰芦何限东南美,其若霜风识者稀”则寄寓了对他们才华的珍视与对世人不识真才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