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体六十六首梅花

十年憔悴傍灵均,澧浦传波色尚新。 总为握香誇大国,可无含意托幽人。 荣庭秀夺三花晓,纫佩芳留九畹春。 我自当门逢弃掷,敢将时调怨沈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憔悴 (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灵均:指屈原,因其字灵均。
  • 澧浦 (lǐ pǔ):澧水之滨,屈原的故乡。
  • 握香:比喻保持高洁的品质。
  • 幽人:隐士,指隐居的人。
  • 荣庭:指庭院中的荣耀。
  • 三花:指梅花,因其常在冬季开花,故称“三花”。
  • 纫佩 (rèn pèi):系佩,比喻保持品德。
  • 九畹 (jiǔ wǎn):古代面积单位,一畹等于三十亩,九畹形容面积广大,此处指芳草茂盛之地。
  • 当门:指门前,比喻显眼的位置。
  • 弃掷:抛弃,丢弃。
  • 时调:时下的曲调,比喻流行的风气或标准。
  • 沈沦 (shěn lún):沉没,比喻境遇不佳。

翻译

十年间,我憔悴地依傍着屈原的故乡,澧水之滨的传说依旧色彩鲜明。总是为了夸耀自己高洁的品质而自夸于大国之中,难道就没有含蓄的意愿寄托于隐士吗?庭院中的梅花在清晨荣耀地开放,仿佛夺走了三花的美丽,我保持着品德,芳香如同留在了广阔的芳草之地。我因为显眼而被抛弃,敢将时下的风气或标准抱怨境遇不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十年憔悴傍灵均”展现了诗人对屈原精神的追随,而“澧浦传波色尚新”则暗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后文通过“握香”、“幽人”、“荣庭”、“三花”等意象,进一步以梅花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个人品德的坚持和对世俗的不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立不群的精神风貌。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