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张子孟奇通春秋以文名岭外久矣今年秋将偕计北上薄游南雍出所业贽余俄尔言别挹注之情黯然对深时赵少宰有二律送之余亦次焉

鸡鸣山翠郁嵯峨,得一龙门便已多。 平子两都仍赋草,曲江千载更贤科。 春风拂坐堪余主,秋水浮槎柰尔何。 若向翘材馆中问,扫厅丞相待谁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博罗张子孟奇:指博罗的张孟奇,子是对男子的美称。
  • 通春秋:精通《春秋》。
  • 岭外:指五岭以南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 偕计:陪同计吏,指一同赴京。
  • 南雍:指南雍州,古代地名。
  • :古代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这里指张孟奇送给作者的礼物。
  • 挹注:指斟酌取舍。
  • 黯然:形容心情沮丧。
  • 赵少宰:人名,具体不详。
  • 二律:指两首律诗。
  • 鸡鸣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 平子:指张衡,字平子,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
  • 两都赋:张衡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汉代两都(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
  • 曲江: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 贤科:指科举考试中的优秀科目。
  • 春风拂坐:形容受到春风的吹拂,比喻受到恩泽或礼遇。
  • 秋水浮槎:秋水指秋天的江河,浮槎指乘船。
  • 翘材馆:指选拔人才的场所。
  • 扫厅丞相:指丞相府中的官员,负责接待宾客。

翻译

博罗的张孟奇精通《春秋》,以文章闻名于岭南地区已久。今年秋天,他将陪同计吏一同北上,短暂游览南雍州,并带来了他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我。不久后,我们就要分别,斟酌取舍之情让我感到沮丧。当时赵少宰写了两首律诗送别,我也依韵和了两首。

鸡鸣山苍翠高耸,能得到一位像龙门那样的人才已属难得。张孟奇如同东汉的张衡,依然在创作赋文,而曲江之地千百年来更是涌现出了无数贤才。春风吹拂着座位,仿佛在迎接他的到来,而秋水之上,他乘船离去,我又该如何是好。若是在翘材馆中询问,丞相府中的官员会接待谁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博罗张子孟奇的赞赏和离别时的不舍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鸡鸣山的苍翠和高耸,以及张孟奇如同张衡般的才华,展现了张孟奇的非凡才能和在岭南地区的声望。后两句则通过春风拂坐和秋水浮槎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张孟奇离去的无奈和惋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对才华横溢之士的推崇和惜别之情。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