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怀
杨朱嗟旅人,二妇不相当。
美好由心造,贵贱亦何常。
屈平避上官,楚材湛沅湘。
李牧中郭开,赵氏血纵横。
俯念千秋感,畴能竟其方。
揖莸登兰席,虽尊故不芳。
投璧陨磻阶,虽碎不移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杨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主张“为我”。
- 嗟:叹息。
- 旅人:旅行在外的人。
- 二妇不相当:指两个女子不相配。
- 美好由心造:美好的事物是由内心创造的。
- 贵贱亦何常:贵贱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 屈平:即屈原,楚国大夫,被流放。
- 上官:楚国贵族,屈原的政敌。
- 楚材湛沅湘:楚国的才子沉沦在沅湘之地。
- 李牧:赵国名将。
- 郭开:赵国宦官,陷害李牧。
- 赵氏血纵横:指赵国因内乱而血流成河。
- 俯念:低头沉思。
- 千秋感:对历史的感慨。
- 畴能竟其方:谁能完全理解其中的道理。
- 揖莸登兰席:比喻不合适的人占据了高位。
- 投璧陨磻阶:比喻珍贵的物品被毁。
- 虽碎不移光:即使破碎也不失其光彩。
翻译
杨朱叹息着旅行在外的人,两个女子不相配。美好的事物是由内心创造的,贵贱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屈原躲避上官,楚国的才子沉沦在沅湘之地。李牧被郭开陷害,赵国因内乱而血流成河。低头沉思,对历史的感慨,谁能完全理解其中的道理。不合适的人占据了高位,虽然尊贵但并不芬芳。珍贵的物品被毁,即使破碎也不失其光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美好由心造,贵贱亦何常”一句,道出了人生价值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强调了内心的力量和自我价值的重要性。通过对屈原、李牧等历史人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忠良被陷、国家衰败的悲愤之情。最后两句“投璧陨磻阶,虽碎不移光”,则寓意着即使遭受挫折和破坏,真正的价值和光辉也不会消失,体现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长相思 》 —— [ 明 ] 王世贞
- 《 汉郊祀歌二十首练时日 》 —— [ 明 ] 王世贞
- 《 自昆城还茂俭携尊同伯龙无美见送 》 —— [ 明 ] 王世贞
- 《 偶阅楞严作 》 —— [ 明 ] 王世贞
- 《 青骢白马 》 —— [ 明 ] 王世贞
- 《 大中丞胡公入佐司徒贞以多病里居不获一从父老卧辙请留聊成二章以壮行色盖公之功德人能诵之而公之苦心人不能尽知也故于结语中深致感云 》 —— [ 明 ] 王世贞
- 《 紫藤花·紫藤花歌 》 —— [ 明 ] 王世贞
- 《 苏子瞻学士初通判杭州过秀州遇乡僧本觉庵文长老赋一诗留赠其后以学士再莅杭过之则文已退院三过之圆寂矣皆有诗志其感慨后四百年太守龚君勉于庵内别构丙舍祀苏公颜之曰三过而悉步其韵一时诸贤和之不佞继焉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