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州杨明府封君

· 成鹫
识得安阳捧檄心,趋庭乐事在鸣琴。 簿书不废晨昏节,菽水宁须暮夜金。 椿树八千开寿域,甘棠百里遍清阴。 朱明野老遥相忆,葛令丹砂更可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寿春州:地名,今安徽省寿县一带。
  • 杨明府:对杨姓官员的尊称,明府是古代对县令的尊称。
  • 封君:古代对有封地的贵族的尊称。
  • 安阳:地名,今河南省安阳市。
  • 捧檄:古代官员上任时携带的文书。
  • 趋庭:指在庭院中快步行走,表示急切或恭敬。
  • 鸣琴:弹琴,常用来比喻文雅或悠闲的生活。
  • 簿书:指文书工作。
  • 菽水:豆和水,指简单的饮食,比喻清贫的生活。
  • 暮夜金:指夜晚的贿赂,比喻不正当的财物。
  • 椿树八千:椿树象征长寿,八千比喻极长的寿命。
  • 甘棠:一种果树,也用来比喻美好的政绩或德行。
  • 清阴:清新的树荫,比喻清廉的政治环境。
  • 朱明:指太阳,也用来指代夏季。
  • 野老:指隐居的老人。
  • 葛令:指葛洪,东晋时期的著名道士、炼丹家。
  • 丹砂:炼丹的主要原料,也象征长生不老。

翻译

我知道你带着文书上任的安阳之心,你在庭院中弹琴享受着快乐时光。 你的文书工作不分早晚,清贫的生活不需要夜晚的贿赂。 你像椿树一样长寿,你的政绩如甘棠树一样遍布百里,带来清新的树荫。 我这个遥远的夏日野老,也在思念着你,就像寻找葛洪的丹砂一样,期待着长生不老。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杨明府的清廉和长寿,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和政绩的敬仰。诗中“捧檄心”、“鸣琴”、“菽水”等词语,描绘了杨明府简朴而充实的生活状态,而“椿树八千”、“甘棠百里”则形象地展现了其长寿和广布的德政。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杨明府的深切怀念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和人生境界的追求。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