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海歌

· 成鹫
天地之大夫如何,谛观沧海成叵罗。垂云大翼驾与鹅,乘风巨舰机中梭。 蛟龙戏水蛇旋涡,江豚拜浪豕涉波。我生七尺胡足多,聚散珠转风中荷。 今朝渡海天气和,柔风吹席行蹉跎。天空海阔无复他,眼前有景不得歌。 沧波极目殊山河,朱明回首荒烟萝。登高望远无斧柯,老眼一日三摩挲。 白云缥缈山嵯峨,东乌西匿虚阳戈。终朝形役暮则那,停舟见月扬纤蛾。 古镜出匣尘未磨,微光照客寝复吪。三更隔水闻枯螺,千家海市枕灵鼍。 晓来登岸人肩摩,风景恍惚曾经过。天涯走杀老头陀,江边笑倒春梦婆。 呵呵呵,天涯走杀老头陀,江边笑倒春梦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成鹫:(jiù)人名。
  • 叵罗:一种敞口的浅杯。
  • 蹉跎:失时,虚度光阴。
  • 朱明:夏季。
  • 斧柯:指斧子的柄,比喻政权、权柄。
  • 摩挲:用手轻轻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
  • 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 :同“挪”。
  • :(é)行动。
  • :(tuó)扬子鳄。

翻译

天地之大又能怎么样呢,仔细观看沧海如同浅杯般。大如垂云的翅膀如同驾着白鹅,乘着风的巨舰就像机杼中的梭子。蛟龙在水中嬉戏蛇在旋涡中,江豚迎着浪而猪在涉波。我这七尺之躯又有什么过多的,如同聚散的珍珠像风中的荷叶。今天渡海天气平和,柔和的风吹着席子时光虚度。天空海阔再没有别的,眼前有这景色却不能歌唱。极目望去沧波中的景色已不同于以前的山河,夏季回过头看是一片荒芜烟雾藤蔓。登高望远没有了权柄,老眼一天要多次摩挲。白云缥缈山势高峻,太阳一会在东边一会藏起来像收起了兵器。整天地奔波晚上又能怎样,停船后看到月亮映照着那纤细的蛾眉。古老的镜子从匣子中拿出来还没有磨拭,微弱的光照着客人就寝后又起来活动。半夜隔着水听到枯螺声,千家海市蜃楼就像躺在神龟上。早晨上岸时人肩挨着肩,感觉这风景恍惚曾经经历过。天涯奔走累死了我这老头陀,在江边笑倒了春梦婆。呵呵呵,天涯奔走累死了我这老头陀,在江边笑倒了春梦婆。

赏析

这首诗充满奇幻色彩和豁达情怀。诗中通过丰富夸张的想象,如将沧海形容为叵罗,巨舰比作机梭等,生动描绘了渡海的景象。描述了海上的各种生物活动以及自然景观,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壮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面对天地之大的感慨和对自身渺小的认知。最后用“天涯走杀老头陀,江边笑倒春梦婆”表达了一种洒脱和不羁,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自嘲。全诗语言瑰丽,意境开阔,给人独特的艺术感受。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