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踏歌词

· 张说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 龙衔火树千重焰,鸡踏莲花万岁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花萼楼:唐玄宗所建,在长安兴庆宫西南隅,兄弟间情谊深厚常以花萼互喻,此楼体现玄宗对兄弟的友爱之情。
  • 雨露新:像刚刚受到雨露滋润一样,比喻社会环境焕然一新 ,充满生机。
  • 龙衔火树:指龙形的灯烛口衔华灯,形容灯光灿烂。火树常用来形容元宵节的灯火,犹如燃烧的树木般绚烂。
  • 千重焰:重重叠叠的火焰,形容灯火辉煌,光彩夺目。
  • 鸡踏莲花:一种灯具造型,鸡的造型脚踏莲花,寓意吉祥。
  • 万岁春:长久的盛世太平之意,祝愿国泰民安、长治久安。

翻译

花萼楼前一片清新气象,仿佛刚刚沐浴了雨露,长安城里到处都是生活在太平盛世的百姓。灯烛好似长龙口衔着华灯,光芒交相辉映,焰光重重叠叠。鸡形的灯盏脚踏莲花造型,一同为这盛世祈福,愿国家永远处于升平欢乐之境 。

赏析

这首《杂曲歌辞踏歌词》描绘出一幅繁华祥和的大唐盛世景象。诗的开篇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点明地点为花萼楼前,营造出一种生机与希望之感,且直接说明长安城中百姓正处在太平之世,透露了当时社会的安定繁荣。后两句 “龙衔火树千重焰,鸡踏莲花万岁春” 将目光聚焦于节日的夜景,通过对“龙衔火树”“鸡踏莲花”这些璀璨华丽、富有特色的灯景描写,不仅展现出节日夜晚的绚丽多彩,更借“千重焰”强化了灯光的壮丽场面。结尾 “万岁春” 表达了对国家长久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以景结情,把繁荣表象下人们对盛世的歌颂与祝愿推向高潮。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宏大,是对大唐黄金时代的生动写照。

张说

张说

唐河南洛阳人,先世范阳人,居河东,字道济,一字说之。武则天时应诏对策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为黄门侍郎。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监国。玄宗开元初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后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朔方军节度使,奏罢边兵二十余万,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罢当番卫士,招募壮士以充宿卫。再兼中书令,又为修书使,知丽正书院事。长于文辞,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为李林甫所挤,罢相。卒谥文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