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登越王台怀归

· 许浑
月沈高岫宿云开,万里归心独上来。 河畔雪飞扬子宅,海边花盛越王台。 泷分桂岭鱼难过,瘴近衡峰雁却回。 乡信渐稀人渐老,只应频看一枝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岫(xiù):高山。
  • 宿云:停留不动的云。
  • 扬子宅:扬雄的故居,此处泛指文人的居所。
  • (lóng):急流的水。
  • 桂岭:山名,在今广西境内。
  • :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古人认为是瘴疠的病源。
  • 衡峰:指南岳衡山。
  • 乡信:家信,家乡的消息。
  • 一枝梅:此处指梅花,也象征着思乡之情。

翻译

月亮沉入高山之后,停留的云层开始散开,我独自一人怀着万里归心登上了越王台。河边的雪纷纷扬扬,仿佛飘落在扬雄的故居;海边的花儿盛开,点缀着越王台。急流的水隔开了桂岭,鱼儿难以游过;瘴气近了衡山,连雁儿也回头飞回。家乡的消息越来越稀少,人也越来越老,只能频繁地观赏那一枝梅花,寄托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日登高望远的孤寂景象,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诗中通过“月沈高岫”、“河畔雪飞”、“海边花盛”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后两句“乡信渐稀人渐老,只应频看一枝梅”更是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年华老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