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神清骨亦癯,雅称手中锡。 一笑入千山,藏身没踪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死心和尚:指一位决心放弃尘世生活的和尚。
  • 弃诸生:放弃世俗生活。
  • 披剃:指出家为僧,剃去头发。
  • (qú):瘦弱。
  • 雅称:美好的称呼。
  • :僧人的拐杖。
  • 一笑入千山:形容和尚轻松自在地进入深山。
  • 藏身没踪迹:隐居深山,无人知晓其所在。

翻译

死心和尚决心放弃尘世生活,剃度出家,我写下这首诗赠给他。 他的神情清瘦,骨格也显得瘦弱,非常符合他手中的僧杖。 他轻松一笑,便进入了深山之中,从此隐居,无人能寻得他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和尚放弃尘世,选择隐居深山的生活。诗中,“神清骨亦癯”形容和尚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显示出他的超脱和清高。“一笑入千山,藏身没踪迹”则生动地描绘了和尚隐居深山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尘世的超然态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尚生活的理解和赞赏。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