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死心和尚:指坚定决心出家修行的和尚。
- 弃诸生:放弃世俗生活。
- 披剃:指出家剃发,象征着脱离尘世。
- 选佛场:指选拔僧人的场所,也比喻修行成佛的地方。
- 得俊:得到优秀或认可。
- 宝华:指佛教中的宝花,象征着佛法的殊胜。
- 历历:清晰可见的样子。
翻译
死心和尚一朝决定放弃世俗生活,剃发出家,我写下这首诗赠给他。 在选拔僧人的场所,这次他应该能够脱颖而出。 在象征佛法殊胜的宝花之上,他的姓名将被清晰地刻写。
赏析
这首诗是袁宗道赠给一位决心出家修行的和尚的。诗中,“选佛场大开”描绘了一个选拔僧人的庄严场景,而“这回应得俊”则表达了对和尚能够在此场合中表现出色的信心。后两句“宝华最高处,历历题姓名”则寓意着和尚的修行成就将被永久记录,象征着他的修行之路将光辉灿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和尚修行之路的祝福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
袁宗道的其他作品
- 《 同黄思立、赵贞甫集萧允升斋中谈禅甚快,各赠一诗黄太常思立 》 —— [ 明 ] 袁宗道
- 《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外大父方伯公 》 —— [ 明 ] 袁宗道
- 《 过淇县,同年蒋令邀饮 》 —— [ 明 ] 袁宗道
- 《 即事 》 —— [ 明 ] 袁宗道
- 《 有感 》 —— [ 明 ] 袁宗道
- 《 送周太史使鲁便道寿伯母 》 —— [ 明 ] 袁宗道
- 《 信阳道中即事 》 —— [ 明 ] 袁宗道
- 《 行卫辉野村中即事 其一 》 —— [ 明 ] 袁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