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直上人抵桂甘雨随瓢羁馆漫赠二作

一片高云倚翠微,閒看今古近遥飞。 千年台树终无有,此日风幡得是非。 已见宗雷文义合,肯教陶谢性情违。 禅馀慧眼应时出,我自壶中闭玉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直上人:直接向上的人,这里指高僧。
  • 抵桂:到达桂林。
  • 甘雨随瓢:甘甜的雨水随着瓢泼而下。
  • 羁馆:旅馆。
  • 翠微:青翠的山色。
  • 今古近遥飞:形容时间的流逝,古今的变迁。
  • 台树:高台上的树。
  • 风幡:风中的旗帜,这里比喻世事的变化。
  • 宗雷:可能指宗炳和雷次宗,两位都是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
  • 陶谢:指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位都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
  • 禅馀:禅修之余。
  • 慧眼:智慧的眼光。
  • 壶中:比喻隐居之地。
  • 玉扉:玉制的门户,这里指隐居之所的门。

翻译

一片高云依傍在青翠的山色之上,我静静地观察着古今的变迁和远近的飞逝。 千年的高台上的树最终也会消逝,而今日的风幡又能决定什么是对错呢? 已经看到宗炳和雷次宗的文义相合,又怎会违背陶渊明和谢灵运的性情呢? 禅修之余,智慧的眼光时常显现,我自隐居在壶中,紧闭着玉制的门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高云、翠微、台树等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诗中提到宗雷文义合、陶谢性情违,展现了作者对前人文学成就的尊重与继承,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禅修中寻求智慧与超脱的心境。最后一句“我自壶中闭玉扉”,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隐居自守、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