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六晚过南亭再成
舟近独怜溪上石,舟远遥怜石上云。
云为情性石为骨,散此奇峰质与文。
造物何年初造此,千峰百峰置水濆。
斜飞潭影分波面,直上空霄插汉纹。
西偏借此当鸿宝,地角于斯涣小群。
自从禹迹销沉尽,遥对湘娥泣舜君。
慕类哀禽林外少,呼寒啼狖穴中纷。
亦缘僻处成孤立,选胜标佳未许闻。
在阿独使人歌叹,出世长辞物厌欣。
寄言招隐攀幽者,早同丛桂共氤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造物:指创造万物的神或自然力量。
- 鸿宝:指珍贵的宝物。
- 禹迹:指大禹治水的遗迹。
- 湘娥:指湘水女神,传说中的湘夫人。
- 狖(yòu):一种长尾猿。
- 氤氲:形容烟或气很盛的样子。
翻译
船靠近时,我独自怜爱溪上的石头;船远去时,我遥望石头上的云彩。云彩因情感而变化,石头因坚韧而存在,它们在这奇峰上展现出独特的质感和文采。大自然最初是如何创造这一切的?千百座山峰安置在水边。斜飞的潭影分开了水面,直插云霄的山峰插入天际的纹理。
西边借这景象当作珍贵的宝物,地角在这里显得微不足道。自从大禹治水的遗迹消失后,我只能遥望湘水女神哭泣的舜帝。林外很少有像我这样怀念同类和哀鸣的禽鸟,穴中的猿猴却在呼唤寒冷和啼哭。
也因为身处偏僻之地而孤独,选择胜景和佳处却不为人知。在这里独自使人歌颂和叹息,超脱世俗,长久地告别了对物质的厌倦和欣悦。寄语那些想要隐居和攀登幽深之地的人,早日与丛生的桂树一同沉浸在浓郁的香气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舟行中对自然景观的深情观察和内心感受。通过对“云”与“石”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诗中“云为情性石为骨”一句,巧妙地将云的变幻与石的坚硬相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和永恒性。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短叶乞花不能尽意昨者一枝新之句主人以为求插净瓶乃余所求者本也 》 —— [ 明 ] 郭之奇
- 《 秋日过维扬朱章华年友泊此未归相逢命酒舟中 》 —— [ 明 ] 郭之奇
- 《 三三偕伴游松光岩得簇字 》 —— [ 明 ] 郭之奇
- 《 阴寒二绝 》 —— [ 明 ] 郭之奇
- 《 宛在堂中即事 》 —— [ 明 ] 郭之奇
- 《 前燕二主后燕二主西燕二主北燕二主南燕二主附冯跋冯弘 》 —— [ 明 ] 郭之奇
- 《 朝思 》 —— [ 明 ] 郭之奇
- 《 自吴城至马当湖江八景珠矶出吴城三十里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