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旧叶城有感,是时两弟已行五六日矣,三弟留题荒亭

佩犊风犹在,画龙迹已陈。 有情伤暴骨,无计起枯鳞。 饱食惭官吏,停车问窭人。 腐儒甘脱粟,不敢厌劳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佩犊:指古代官员佩戴的牛角装饰,这里比喻过去的官员。
  • 画龙:比喻有才华的人。
  • 暴骨:指暴露在外的尸骨,比喻战乱或灾难后的凄惨景象。
  • 枯鳞:比喻困境中的人,如鱼失去水中的鳞片,无法生存。
  • 窭人:贫穷的人。
  • 脱粟:指简单的食物,如只脱去壳的谷物。
  • 劳薪:辛苦劳动所得的报酬。

翻译

过去的官员风采依旧在眼前,而才华横溢的人已成往事。 看到那些暴露的尸骨,心中充满了悲伤,却无法救助那些困境中的人。 作为官员,享受着丰盛的食物,心中感到惭愧,停下车来询问贫穷的人。 我这个腐儒,甘愿吃简单的食物,不敢奢望辛苦劳动所得的报酬。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社会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自己作为官员的反思和自责。诗中通过“佩犊”和“画龙”的对比,展现了过去与现在的差异,而“暴骨”和“枯鳞”则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的苦难。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的谦卑和自省,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关心民生的情怀。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