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萍迹:比喻行踪不定,像浮萍一样漂泊。
- 萱堂:指母亲的居所,也用来代指母亲。
- 岸痕齐剥:岸边的痕迹随着潮水的退去而显露。
- 乡书:家书,家乡来的信件。
- 海寇:海上的盗贼。
- 閒注目:静静地凝视。
翻译
三年来,我像浮萍一样漂泊在神京,这次又是一次拜别母亲后的行程。 山色渐渐暗淡,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岸边的痕迹随着潮水的退去而显露,记录着潮水的涨落。 家乡的信件迟迟未到,让我心痛欲绝,初次听说海上的盗贼,连梦中也感到惊恐。 我尝试登上北城,静静地凝视远方,只见长江水向东流去,宽阔而无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外的漂泊与对家乡的思念。诗中,“三年萍迹客神京”描绘了作者长期的流浪生活,而“一拜萱堂又此行”则透露出对母亲的深情告别。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以景生情,抒发了对家乡的深切挂念和对未知的恐惧。结尾的“长江东去阔无声”则以壮阔的江景,象征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
曹伯启的其他作品
- 《 敬题仁庙御笔加郭西野等官手卷 》 —— [ 元 ] 曹伯启
- 《 和曹彦礼书怀六首 其三 》 —— [ 元 ] 曹伯启
- 《 金华客舍夜鼠为祟囊有馀粟悬置榻隅群鼠思窃食之历户枢缘屋壁坠者相继苏而复登感慨偶成 》 —— [ 元 ] 曹伯启
- 《 次韵王菊圃朋益相公二首 其二 》 —— [ 元 ] 曹伯启
- 《 次韵题兰溪洞源壁间 》 —— [ 元 ] 曹伯启
- 《 酷雨 》 —— [ 元 ] 曹伯启
- 《 寿李野斋学士 》 —— [ 元 ] 曹伯启
- 《 申仲礼自别秦淮台宪诸公如失轩鉴继过太原仆留吴中尝以诗奉寄丁酉冬敬甫薇郎回自并门连奉报章且谂仲礼薰陶涵养非向年比英风迈节形见乎辞又非行辈所可拟伦也因便奉和略表仰思 》 —— [ 元 ] 曹伯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