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筚篥曲赠善吹者任子中
君不见龟兹乐工能新声,截竹插芸吹月明。黄沙碛里橐驼断,花门山上浮云生。
夜深促节转悲壮,只愁崩倒赤连城。石崖划裂水泉涌,海鹘怒戛风力竦。
贾胡惊起怨思长,都护罢饮精魂动。传之中国久更新,任郎妙解尤绝伦。
镂檀作管如紫玉,连蝉锦囊金作束。等閒未肯出向人,为我酒边吹一曲。
落花撩乱游丝起,流莺无言蛱蝶死。当头独发调最高,响来直在青云里。
顿令阳春变秋色,佶栗吴霜飞绕指。教坊弦索惨不骄,歌舞堂中静如水。
古谁得名今莫比,讵数阳陶与关李。南音北谱此正繁,含嚼纷纭徒聒耳。
我心感慨未易降,已觉满坐寒摐摐。安得酒船百斛乘月去,数声吹黑鱼龙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檀筚篥(bì lì):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筚篥即古代的笛子。
- 龟兹(qiū cí):古代西域国名,位于今新疆库车一带。
- 碛里(qì lǐ):沙漠之中。
- 花门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促节:急促的节奏。
- 赤连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海鹘(hǎi gǔ):海上的鹰。
- 戛(jiá):敲击。
- 贾胡:古代对西域商人的称呼。
- 都护:古代官名,负责边疆军事和行政。
- 妙解:精通,擅长。
- 镂檀(lòu tán):雕刻的檀木。
- 连蝉锦囊:用蝉翼纹样的锦缎制成的袋子。
- 等閒(děng xián):寻常,普通。
- 撩乱(liáo luàn):纷乱,杂乱。
- 佶栗(jí lì):形容声音尖锐。
- 教坊:古代官方的音乐机构。
- 佶栗(jí lì):形容声音尖锐。
- 含嚼(hán jiáo):指吹奏乐器时的动作。
- 摐摐(chuāng chuāng):形容风声或水声。
翻译
你没看见吗,龟兹的乐师能演奏新曲,截取竹子插入芸香中,在月光下吹奏。在黄沙的沙漠中,骆驼的叫声断断续续,花门山上浮云悠悠。
夜深了,急促的节奏转为悲壮,只担心崩塌的赤连城。石崖裂开,水泉涌出,海上的鹰愤怒地敲击,风力强劲。
西域的商人惊起,怨恨和思念绵长,都护停止饮酒,精神受到触动。这音乐传到中原,早已更新,任郎的技艺更是绝伦。
用雕刻的檀木制成的管子,如同紫玉,装在蝉翼纹样的锦囊中,金线束紧。寻常不会拿出来给人看,只为我酒边吹奏一曲。
落花纷乱,游丝飘起,流莺无声,蝴蝶已死。当头一曲调最高,响声直冲云霄。
顿时让阳春变为秋色,吴地的霜花飞绕指尖。教坊的弦索显得黯淡,歌舞堂中静如止水。
古人谁能与之相比,岂止是阳陶与关李。南音北谱此正繁,含嚼纷纭徒聒耳。
我心中的感慨难以平复,已觉满座寒风萧萧。如何能乘着月光,乘上百斛酒船,吹奏数声,让鱼龙江的夜色更加深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龟兹乐师吹奏筚篥的情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音乐的力量和美感。诗中,“截竹插芸吹月明”等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烘托出音乐的神秘与深远。后文通过对音乐效果的夸张描写,如“石崖划裂水泉涌”、“响来直在青云里”,表达了音乐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音乐与自然、情感的和谐统一。